结肠镜检查的方式 以及检查注意事项

编辑:东方女性网2017-04-10 17:20:00生活百科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结肠镜检查是一种针对结肠炎的检查方式,这种检查方式能够迅速的帮患者确诊是否患上了结肠炎。那么结肠镜检查的方法有哪些呢?检查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事项呢?什么时候检查最好呢?下面小编给大家解答一下。

  结肠镜有两种,一种金属硬管的,一种就是纤维结肠镜;金属硬管的因为痛苦大,已被废弃,目前绝大部分医院都采用纤维结肠镜。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粘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时而腹泻时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

  检查前准备

  作结肠镜前只需要在检查前3天开始进食流质或少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当天上午空腹,检查前一天晚上服用甘露醇等导泻剂清洁肠道,以免影响观察和操作,或清洁灌肠以保证肠道的清洁度。检查时医生会通过结肠镜向肠腔内注入一定量气体便于观察。由于结肠结构迂回曲折,检查过程中被检查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胀痛或牵拉感觉,只要被检者能够镇定地按照医生的嘱咐积极配合,绝大多数人可耐受并完成检查。

结肠镜检查

  对于过分紧张或高度肠痉挛的受检者,则需要使用镇静剂或解痉药物。对于不能配合的小儿,则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检查结束前将注入的气体吸出,大多数人没有明显不适。如未发现病变及未进行治疗,受检者可正常活动和进食。

  检查注意事项

  1、看不清肠腔不能盲目插镜,操作应轻柔,切忌盲目和暴力推进,这样易损伤肠壁,造成穿孔。当看不清肠腔或推进受阻时,可稍等片刻或向后退镜,再行推进。

  2、注入空气不能过多,因注气过多,肠内张力增大,易引起穿孔,特别是结肠已有病变者,更易发生。由于顾虑穿孔,有人主张尽量不注气或少注气为佳。但初学者往往看不清,就大量注气,这是十分危险的。

  3、结肠镜检查时,不能过深,过深或组织撕拉过多,也易引起出血或穿孔。

  一旦发生肠穿孔,应立即密切观察,进行腹部透视,确诊后当及时手术。

  适应症

  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相当广泛,凡属于下列情况而无禁忌症时均可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显性出血和持续性隐形出血。

  2、有下消化道症状,如腹泻、便秘、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腹块等诊断不明确。

  3、钡剂灌肠造影阳性或有可疑病变,不能明确诊断,为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或需做内镜下治疗者。

  4、低位肠梗阻及腹块不能排除肠道疾病者。

  5、大肠炎症性疾病帮助做鉴别诊断或需要确定病变范围、病期、严重程度、追踪癌前期病变的变化。

  6、大肠息肉和早期癌需在内镜下摘除或切除治疗。

  7、大肠癌术后或息肉摘除后定期随访。

  8、用于研究大肠息肉或炎症性肠病的自然发展史。

  结肠炎的治疗

  慢性结肠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某些病原体感染、遗传基因及精神因素有关,大多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大便带粘液和脓血,患者十分痛苦,这些症状不是通过调理脾胃、健脾益肠就能解决的,而应寒热通补、健脾和中、燮理阴阳,就能从根本上治疗肠炎。山东患者刘某,腹痛腹泻5年,服用过很多中西药物,开始见效,越用效果越差,有的药服用时减轻,停药后复发。

结肠镜检查

  就诊时患者腹泻加重,大便带粘液,每天5-6次,里急后重,大便后肛门有灼热感,饮食尚好,但吃饭后就得去厕所,行动稍有迟缓,大便就不能控制,身体逐渐消瘦,全身无力。舌质红,苔白腻,脉弱。根据病情,用健脾祛湿、寒热通补法治疗,服药15剂后,大便次数减少,每天3次,但仍有粘液,不成形,在原方基础上用补肾药,用服15剂,大便基本上恢复正常。

  患者以为完全好了,没巩固治疗,但因饮食不节而病情复发,大便日3-4次,病症基本同前,但反应较轻,仍用原方加炒薏米30g,继服15剂,大便基本恢复正常,再服15剂,完全恢复正常,至今未再复发。结肠炎的治疗用药,关健是在组方,大便次数多不一定就用补药,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这样效果才能更好。

  阅读完小编讲解结肠镜检查后,相信已经有所了解,为解答广大网友在生活中的更多疑问,我们整理了最专业的生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