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编辑:东方女性网2017-04-08 16:00:00生活百科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医是我国源远流传的医学技术,即使在现代医学十分发达的今天,中医学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中医治病讲究辨症施治,它所依赖的则是理论知识与实践,那么,你知道中医基础理论有哪些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中医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是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由于中医学一方面汲取了中国古代深邃的哲学、文化和科学思想,另一方而又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所以不但具有极其丰富的理论思辩性和创造性,而且临床实用性极强。近几十年来,中医学的独特优势逐渐被国际医学界所认识,这一古老的传统医学正一步步走向世界。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早在原始部落时代,人类就开始了医药知识的初步积累。如中国古典文献有"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记载,就是对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努力探索医药知识的真实写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刻,医疗实践经验也已经非常丰富,再加上此时的社会快速进入了一个文明昌盛的时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都有显著的发展,学术思想也空前活跃。因此,把代代相传的医药知识和最新的理论思想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崭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出现,就是这种崭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黄帝内经》成于战国至秦汉时代,它收集了前人大量的医疗实践资料,运用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等学说,以及天文、地理、生物、气象等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进行归纳、综合,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和关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内容,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黄帝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对医学理论不断进行充实和提高,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难经》是稍晚于《黄帝内经》问世的另一部重要的古典医籍,它以问答的行文方式,针对《黄帝内经》的某些重要内容进一步进行阐发、论述,对《黄帝内经》的某些不足进行了重要补充,是研究中医学经典理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医学典籍。如《难经》提出的诊脉"独取寸口"及"左为肾、右为命门"等理论,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东汉末年,张仲景在继承《黄帝内经》、《难经》等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临床实际,撰写了中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张仲景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方法为辨证纲领,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的诊治制订了许多卓有疗效的治法和方剂,至今仍为国内外医学界所推崇,因此后人尊称张仲景为"医圣"。

  晋、隋、唐时期,是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进行大规模总结、充实,并形成完整理论体系的重要时期。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是第一部关于中医诊断学的专门著作;隋代巢元方等人编撰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病机证候学专著;唐代王焘著《外台秘要》、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等书,是对唐以前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全面总结的集大成之作。

  宋医学理论,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医家当推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人。刘完素提出疾病的性质多为火热之证,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人称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邪气侵袭人体所致,若邪气去则正气复而疾病痊愈,主张用发汗、涌吐、泻下三法治疗,后人称为"攻下派"。李杲指出脾胃是元气之本,脾胃一伤,元气即虚,抗邪无力,各种疾病就会随之而生,故治疗重在调补脾胃,后人称为"补土派";朱震亨则认为人体常处于阴气不足、阳气有余的状态(即所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阴虚火旺是疾病的常见证候,所以临床治疗善用滋阴降火的山法,后人称为"滋阴派"。由于他们的理论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来,各有不同的创见,对丰富中医学理论部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受到后人的重视和推崇,把他们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到了明清时代,中医温病学说异军突起。明代吴又可首先提出,温疫病的病因不同于一般的六淫,是"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感染人体所致,对温疫病的病因提出了新的见解。之后,清代的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盂英等医家,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对温病的传染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等,都获得了更深刻的认识,于是创立了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核心的温病学理论体系,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专门学科。

  由于现代医学科学的出现,今天的中医学正面临着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在整理继承前人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代科学理论、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来研究中医学,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它体现在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即指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及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的思想。

  1)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由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包括脏腑经络、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但彼此之间在结构上、生理上、病理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在结构上,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联系到相应的六腑、五体、五官九窍等各组织器官,形成一个上下沟通、表里相连的统一整体。在生理方而,虽然脏腑各有不同的功能活动,但相互之间也是密切配合协作的。如饮食入口,首先通过胃的受纳腐熟功能,进行初步的消化而输送到小肠,然后依靠脾的中运化和小肠受盛化物、分别清浊的功能,在进一步充分消化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而化生气血营养周身,剩余的食物糟粕又继续输送至大肠,再通过大肠的传导功能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肝、胆、三焦等内脏功能的帮助。由此可见,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糟粕的排泄过程,是由多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互相配合而完成的。在病理方面,人体任何部位发生病变,都可影响到其他的脏腑组织甚至整个机体,而整体的病变也可影响到局部脏腑器官的功能。如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可引起脾失健运,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心血瘀阻,使肿气运行不畅,可导致呼吸失调等。因此,在临床上诊治疾病时,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的变化,来分析和判断内脏的病变,从而在整体观的指导下制定正确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着各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阳光、空气、水源等。同时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使人体产生生理或病理上的相应反应。例如,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不同的气候变化,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春夏季节,天气比较温热,阳气旺盛,人体皮肤松弛,毛窍开张,汗出较多而排尿减少;秋冬季节,天气比较寒凉,阳气渐衰,人体皮肤收缩,毛窍固密,排尿增多而出汗减少,这说明人体的水液代谢是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自动进行调节的。如果气候变化过于剧烈,超过了人体的调节能力,或人体本身抵抗力下降,调节功能失常时,就可引起季节性的多发病、流行病,如春多风病,夏多暑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等。又如某些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由于适应能力比较差,往往在季节转换之际感到身体不舒服,导致疾病发作或加重。

  不仅季节气候变化对人体有影响,地理环境的不同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状态。如气候温热多雨的地区,人体的肌肤疏松,体质较弱,容易感受外邪;而气候寒冷干燥的地区,人体肌肤致密,体质较强,一般外邪不易侵犯,其病多为内伤。正因为不同的地理条件造成了人的体质上的差异,故一旦易地而居,原来的体质状况不能适应新的地理环境,短期内就会出现相应的病变和小适反应,称为"水土不服"。

  (2)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的含义

  辨证论治,就是将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判断、概括为某种性质的证,然后再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

  2)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在临床上,疾病与证候之问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通常认为,疾病是包括其整个病理过程在内的,而证候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因此同一种疾病可表现出不同的证,而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又可出现相同的证,所以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土要是着眼于辨证,着眼于辨病的过程中找出证的共性或差异性。如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的体质不同,或发病的时间、地区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等,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证候,因而治法也不一样。以感冒为例,由于患者感受的邪气不同,临床上有风寒证与风热证的区别,前者治以辛温解表,后者治以辛凉解表,中医学把这种情形叫做"同病异治"。又如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只要出现相同的证候,便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如痢疾与黄疸,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如果都表现为湿热证,就都可用清利湿热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中医学把这种情形叫做"异病同治"。由此可见,辨证论治能够从本质上理解病和证的关系,强调"证"在治疗中的首要作用,认为"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阅读完小编介绍的中医基础理论后,相信已经有所了解,为解答广大网友在生活中的更多疑问,我们整理了最专业的生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