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药最为常见的十大误区 妈妈们中招了没

编辑:东方女性网2016-12-01 11:12:00育儿常识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宝宝吃药最为常见的十大误区 妈妈们中招了没,很多人都崇尚国外的育娃方式,认为用国外方法养孩子更科学、孩子也会更健康,不可否认,国外确实有很多比较好的育儿方式,但是,如果理解错误了,那么就得不偿失了,拿吃药来说,很多人都宣扬“国外孩子生病不给看病吃药”的说法,其实这是理解错误的,他们可不是完全不吃药的,下面十大给孩子吃药的常见误区,家长们必须要牢牢把握,切不可因为自身因素给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

  误区一:宝宝感冒,立马给吃药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冀连梅告诉我们,欧美等国都不推荐给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感冒药。因为,幼儿感冒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这种类型的感冒可以自愈的,家长们能做的就是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而且,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儿童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含有抗过敏的扑尔敏、缓解鼻充血的伪麻黄碱等成分,不同药厂可能会生产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但药物的商品名并不相同,容易发生重复用药导致过量中毒的情况,一旦过量还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误区二:宝宝发烧了也别给吃药

  上面说了宝宝感冒了尽量别给吃药的一种情况,那么宝宝发烧了,怎么办?该给他们吃药吗?人们都听说美国妈妈不给孩子吃药,只给孩子酒精物理降温的,在这里,唠叨君要郑重告诉各位妈妈们,当孩子体温过高,身体无其它异常反应是可以先用物理降温方式的,但是如果病情有变,高烧不退,并且出现抽搐,那么必须紧急送医了,别迷信国外真的不吃药,还是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什么一定不给孩子吃药的说法,都是有误的。

宝宝吃药最为常见的十大误区 妈妈们中招了没

  误区三:没病却滥用药物预防疾病

  人说是药三分毒,由此可见,过分摄入药物就过犹不及了。药品是把双刃剑,用对症是药,不对症则是毒。很多妈妈发现幼儿园有小朋友感冒或者生病的时候都喜欢给孩子预防起来,吃一些板蓝根啊,下火清热的口服液之类的,有些幼儿园也会给孩子们喷上一些病毒唑、消毒液之类的……在这边告诉各位家长们,别相信这些药物会有预防流感病毒的作用,除了疫苗,世上没有神奇的预防流感病毒的药物,对药品要做到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才是正确的用药方式。

  误区四:轻信朋友的经验给孩子用药

  这一点非常常见,也非常容易中招,现在各种育儿群,很多家长喜欢私下交流育儿经,大家分享各种育儿法都好,但是对于朋友推荐的药物,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轻信朋友或熟人的推荐私下给宝宝服用某些药物,每个宝宝的状况不同,生病的原因也不一样,盲目用别人推荐的药物治疗,可能会造成宝宝病情的延误或者加重。当孩子生病时,最好还是去看医生,对症下药。

宝宝吃药最为常见的十大误区 妈妈们中招了没

  误区五:药物加量好的更快

  唠叨君有个感觉,小时候,妈妈总喜欢加大药量,认为吃得多好得快,而且很多药物都混在一起吃,实际上,这种是非常致命的药物误区。无论中药还是西药,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而儿童这个发育中的群体,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家长们一定要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以免造成孩子肝肾损伤。

  误区六:抗生素用多了,就失效了,所以坚决不能用

  关于抗生素,很多人都有一点了解,有一点毋庸置疑,抗生素非常管用,但是用多了,之后就慢慢失去效用了。为此,很多孩子的家长坚决反对给孩子用抗生素,生怕最后孩子生病,这些药物就失效了。其实,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应理性看待抗生素的使用,它是处方药,谨遵医嘱就可以。关于抗生素记住两点:一是不赞成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使用抗生素;二是杜绝对抗生素抱有排斥心理,已理性看待。

宝宝吃药最为常见的十大误区 妈妈们中招了没

  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还有一些误区,给大家唠叨唠叨:

  一、病好了立刻停用抗生素,没用够疗程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

  二、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是个逐渐起效的过程,大概需要2~3天才能看出效果,并不是吃了一个剂量就能立竿见影,因此不要随意停用或频繁更换抗生素。

  三、抗生素越新越好。事实上,抗生素没有谁比谁更厉害一说,不同的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不同,因此不同的抗生素针对不同的致病菌。

  误区七:给儿童服用减半成人药

  现在很多药物都有了儿童版,或者写着儿童减半的提示,对于那些并没有标注儿童可用的药物,一定要拉响警报,别自我认为自己管用,孩子减半就可以,要知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多器官还未发育成熟,尤其是肝脏、肾脏功能,对药物的解毒、清除能力不如成人,另外,儿童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还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因此,不能给宝宝随意服用成人药物,及时减少剂量也不行。这个必须要禁止,千万别不当一回事,而且给孩子吃过成人药物人物没问题的家长们,也不要不理会这点提示,毕竟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家长们加紧12分警惕的。

宝宝吃药最为常见的十大误区 妈妈们中招了没

  误区八:保健品给孩子当糖豆吃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可爱的儿童保健品,用以吸引孩子服用。不少宝妈都担心孩子缺维生素或微量元素,于是开始购买这种可爱的保健品,比如现在很火爆的“海淘小熊糖”,它是一种儿童型多种维生素,口味好而且外形可爱,孩子们很爱吃。国外有多个小熊糖过量的案例报道,都是趁父母不注意儿童误服的。提醒家长们保健品吃多了也会中毒,要告诉孩子这是药物不是糖,要把保健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或者锁进柜子里。唠叨君家的小侄女就曾经一次性吞食多片钙片,将唠叨君的家人吓到不行,所以说,一定要藏好那些可爱的保健品。

  误区九:洋药片一定好过国产药物

  由于中国药品安全问题频出,导致不少中国家长们选择海淘药品,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首先,语言障碍,这使很多家长对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一知半解。比如小蜜蜂紫草膏,淘的时候商家可能会夸大它的疗效,说成是可以吃的万用药膏,但实际上,它在美国的适应症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使用人群是2岁以上,每日最多3~4次,2岁以下使用要咨询医生。

  其次,由于网上商家缺乏监管,很难保证药品质量。就曾有人海淘了缓解出牙不适的药膏,成分列表里含苯佐卡因。事实上,因这个成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和美国的FDA都曾经向公众发过警告,禁止将含此成分的药膏用于2岁以下儿童。

宝宝吃药最为常见的十大误区 妈妈们中招了没

  误区十:过分迷恋中药,认为无毒副作用

  西药是经过临床试验才批准上市的,因此西药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会在药品说明书中注明。而中药,作为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在国内口碑是西药无法比拟的,它其实没有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因此药品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通常注明“尚不明确”。这并不代表安全,只能说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就连100%植物来源的药物并不代表100%安全。提醒家长们不要随意给孩子吃所谓的“小中药”来给孩子强身健体,你给孩子吃的补药,或许也是催命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