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2、《纲目》记载:夏枯草治赤白带下:夏枯草花,开时采,阴干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下。
3、《青囊秘传》记载:夏枯草配金银花,可治热毒疮疡,如化毒丹。
4、《生草药性备要》记载:夏枯草去痰消脓。治瘰疬,清上补下,去眼膜,止痛。
5、《本草衍义补遗》记载:夏枯草补养血脉。
6、《卫生易简方》记载:夏枯草治扑伤金疮:夏枯草捣烂,罯上。
7、《滇南本草》记载:夏枯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疬,周身结核。
8、《本草求真》记载:夏枯草辛苦微寒。按书所论治功,多言散结解热,能愈一切瘿疬湿痹,目珠夜痛等症,似得以寒清热之义矣。何书又言气禀纯阳,及补肝血,得毋自相矛盾乎?讵知气虽寒而味则辛,凡结得辛则散,其气虽寒犹温,故云能以补血也。是以一切热郁肝经等证,得此治无不效,以其得藉解散之功耳。若属内火;治不宜用。
9、《医宗金鉴》记载:夏枯草治瘿瘤,则常配昆布、玄参等用,如夏枯草膏。
10、《闽东本草》记载:夏枯草治羊痫风、高血压:夏枯草(鲜)三两,冬蜜一两。开水冲炖服。
11、《张氏医通》记载:夏枯草清肝明目之中,略兼养肝,配当归、枸杞子,可用于肝阴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亦可配香附、甘草用,如夏枯草散。
12、《本经》记载:夏枯草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癥,散瘿结气,脚肿湿痹。
13、《滇南本草》记载:夏枯草治口眼歪斜:夏枯草一钱,胆南星五分,防风一钱,钓钩藤一钱。水煎,点水酒临卧时服。
14、《本草汇言》记载:夏枯草治乳痈初起:夏枯草、蒲公英各等分。 酒煎服,或作丸亦可。
15、《本草通玄》记载:夏枯草,补养厥阴血脉,又能疏通结气。目痛、瘰疬皆系肝症,故建神功。然久用亦防伤胃,与参、术同行,方可久服无弊。
16、《现代实用中药》记载:夏枯草为利尿药。对淋病、子宫病有效;并能治高血压,能使血压下降。
17、《本草从新》记载:夏枯草治瘰疬、鼠瘘、瘿瘤、癥坚、乳痈、乳岩。
18、《圣惠方》记载:夏枯草治血崩不止:夏枯草为末。每服方寸匕,米饮调下。
19、《科学的民间药草》记载:夏枯草有利尿杀菌作用。煎剂可洗创口,治化脓性外症。洗涤阴道,治阴户及子宫粘膜炎。
20、《摄生众妙方》夏枯草汤 记载:夏枯草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夏枯草六两,水二钟,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服。虚甚当煎浓膏服,并涂患处,多服益善。
21、《本草汇言》记载:乳痈肿痛。本品既能清热去肝火,又能散结消肿,可治乳痈肿痛,常与蒲公英同用。
22、《外科正宗》记载:夏枯草治瘰疬、瘿瘤:夏枯草味辛能散结,苦寒能泄热,常配贝母、香附等药用以治肝郁化火,痰火凝聚之瘰疬,如夏枯草汤。
23、《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记载:夏枯草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疼痛:鲜夏枯草全草二至三两。水煎服。
24、《纲目》记载:夏枯草治产后血晕,心气欲绝者:夏枯草捣绞汁,服一盏。
25、《闽东本草》记载:夏枯草治头目眩晕:夏枯草(鲜)二两,冰糖五钱。开水冲炖,饭后服。
26、《全展选编·传染病》记载:夏枯草治小儿菌痢:二岁以下,夏枯草一两,半枝莲五钱;二至六岁,夏枯草、半枝莲各一两;六至十二岁,夏枯草、半枝莲各一两半。水煎服。
27、《简要济众方》补肝散 记载:夏枯草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无时。
28、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记载:夏枯草预防麻疹:夏枯草五钱至二两。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三天。
29、《重庆堂随笔》记载:夏枯草微辛而甘,故散结之中,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见矣。陈久者其味尤甘,入药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