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挑选板栗 板栗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编辑:东方女性网2017-07-15 10:59:00生活百科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现在正是板栗上市的季节。板栗不但味道好,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特别是老年肾虚、大便溏泻更为适宜,经常食用有强身愈病。唐代医圣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栗子好吃,可选购却有很多的学问,经常听到有人说,现在从市场买来的栗子,吃起来味道不如从前的,而且过不了几天就都腐烂了。那说明你买的是品质不好的栗子。

  一看颜色。有的生栗子看起来表面光亮亮的,颜色深深的如巧克力,这样的栗子一定不要买,这是陈年的。要那种颜色浅一些的(象加多了伴侣的咖啡),表面象覆了一层薄粉不太光泽的才是新栗子。

  二看绒毛。大家都知道栗子的尾部有很多绒毛的,那种表面光亮,陈年栗子上的毛一般比较少,只在尾尖有一点点。而新栗子尾部的绒毛一般比较多。

  三看表面没有虫眼。

  四看个头。

  有一种日本板栗,个头很大,很喜人,但这种栗子水分大,甜味少,产量高,口味不如国内的品种面、甜。第二种是大家常见的中等大小的普通品种,根据产地的不同口味上有些差别。第三种不是很多见,个头很小,不过这种一般是山栗子,真正的绿色食品,口味甘甜。

  五看形状。常见的栗子大致分为两种形状,第一种一面圆圆的,一面较平;第二种两面都平平的。在选择的时候要甜的就选第一种,要不甜的就选第二种。原因很简单,从栗子的生长状态来分析:栗子在树上都是好几个在一起被绿色带刺的外壳包住,靠近外壳的栗子都有圆圆的一面,被夹在中间的当然会扁扁的两边平,而越靠近外壳的栗子越容易接受阳光的照射。很多水果的含糖量也和日照时间有很大关系。这就是为什么靠外层的栗子比靠里的甜。

  吃栗子的禁忌:

  栗子的营养保健价值虽然很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要饭后大量吃。这是因为栗子含淀粉较多,饭后吃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选购栗子的时候不要一味追求果肉的色泽洁白或金黄。金黄色的果肉有可能是经过化学处理的栗子,相反,如果炒熟后或煮熟后果肉中间有些发褐,是栗子所含酶发生“褐变反应”所致,只要味道没变,对人体没有危害。

  购回来的生板栗如当时不吃,最好放在有网眼的网袋或筛子里,置放阴凉通风处。

  有人喜欢吃炒栗子,有人喜欢生吃。专家指出,把栗子炒熟了更利于营养吸收。

  很多市民担心炒栗子会破坏栗子的营养成分,而且担心糖炒栗子糖分太高,对身体不好。于是有人煮栗子吃或者生吃栗子。那么,栗子究竟怎么吃更健康呢?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李宁指出,栗子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淀粉,炒栗子可能会损失一些维生素,但炒熟了的栗子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因此,为了避免消化不良,最好将栗子炒熟了再吃。

  板栗又叫栗子,是一种补养治病的保健品。中医学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

  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栗子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食栗子,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栗子的用法很多,可用来加水熬汤食用,用于病后体虚、四肢酸软;可用栗子煮粥加白糖食用,具有补肾气、壮筋骨的功效;可每日早晚食用风干栗子数颗,也可用鲜栗子煨熟食用,用于老人肾虚;跌打损伤、淤血肿痛时,可用生栗子肉碾成泥状,涂于患处。须注意的是,栗子生食难于消化,熟食时易滞气,故不可食用太多,且消化不良、温热甚者不宜食用。


  其它价值

  板栗全身是宝,可以加工制做栗干、栗粉、栗酱、栗浆、糕点、罐头等食品,栗子羹则是老幼皆宜,营养丰富的糖果。板栗树材质坚硬,纹理通直,防腐耐湿,是制造军工、车船、家具等良好材料;枝叶、树皮、刺苞富含单宁,可提取烤胶;花是很好的蜜源。板栗各部分均可入药,板栗能健脾益气、消除湿热,果壳治反胃称做收敛剂,树皮煎汤洗丹毒,根可治偏肾气等症。

  栗树坚果栗子在欧洲、亚洲和美洲被广泛应用作为食品。在南欧中世纪时是居住在森林中居民食物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

  栗木非常坚固耐久,不容易被腐蚀,颜色发黑,有美丽的花纹,是非常好的装饰和家具用材。但由于栗树生长缓慢,大尺寸的栗木非常昂贵。

  栗树皮可以提炼单宁酸和栲胶,是皮革工业的重要原料。树叶可以饲养柞蚕。

  ★板栗不宜食用太多,生吃太多不易消化,熟吃太多容易滞气,糖尿病患者应少吃或者不吃,因为板栗的含糖量是非常高的。


  食疗功效

  作为食品目前在中国最流行的使用方法是糖炒栗子,用糖色和沙子混合,将变成黑色的沙子和栗子混合炒,一是使栗子受热均匀,二是使栗子中的糖份不容易损失。炒出的栗子甜香适口。北京小吃中有栗子面的小窝头,据说是从皇宫中流传出的作法,当年曾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

  栗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用。《本草纲目》 :“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唐代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本草纲目》中指出:“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有人内寒,暴泻如注,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苏东坡的弟弟苏子由曾写诗称颂栗子的食疗功效,“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吃食板栗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栗子所含高淀粉质可提供高热量,而钾有助维持正常心跳规律,纤维素则能强化肠道,保持排泄系统正常运作。

  由于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品尝。但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是饭后大量吃,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新鲜栗子容易发霉变质,吃了发霉的栗子会引起中毒,所以,变质的栗子不能吃。

  中医学认为,栗性甘温,无毒,有健脾补肝,身壮骨的医疗作用。经常生食可治腰腿无力,果壳和树皮有收敛作用;鲜叶外用可治皮肤炎症;花能治疗瘰疡和腹泻,根治疝气。民间验方多用栗子,每日早晚各生食一至二枚,可治老年肾亏,小便弱频;生栗捣烂如泥,敷于患处,可治跌打损伤,筋骨肿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脓毒的作用。

  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

  同时常吃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特别是老年肾虚、大便溏泻更为适宜,经常食用有强身愈病。